半個多月以來,武漢不明原因肺炎事件持續(xù)引發(fā)關注。最新消息顯示,這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正式命名為“2019新型冠狀病毒”。目前對于這種病毒暫無疫苗和有效治療方法,只能以預防為主。
既然暫時只能預防,我們不妨看看都有哪些預防手段:
1.勤洗手:不洗手別接觸自己的身體,尤其是眼睛,口鼻等粘膜部位。洗手洗臉最好不用毛巾擦干,因為毛巾上很容易潛藏病菌。最好用紙巾或自然晾干。
2 保持環(huán)境清潔和通風:室內保持干凈、保持通風、保持適當干燥,都能避免細菌病毒的滋生。
3.注意咳嗽禮儀:一旦有咳嗽、打噴嚏等癥狀,用胳膊肘遮擋,千萬不要用手捂。這樣就不會把可能帶著病菌的鼻涕、口水等再吃到肚子里了。
4.注意衛(wèi)生,家庭保潔,公共場所保潔,地毯清洗消毒等
4.戴口罩:不要扎堆去人多密集場所,如果要去,請戴上口罩,而且必須是外科口罩或N95口罩,否則起不到預防作用。
其實還有一種手段非常管用,而且非常好玩,那就是——放鞭炮!
過去,中國人過年都要放鞭炮。但近些年來,因為放鞭炮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,各地都實施了放鞭炮的禁令。
古人為什么要放鞭炮呢?據(jù)說在唐朝的時候曾經發(fā)生過一場非常嚴重的大瘟疫。為了控制這種瘟疫,一個叫李田文的人,把硝石裝在竹筒里,點燃后使其發(fā)出巨大的聲響和濃烈的煙霧,成功制止了疫病的流行。后來,火藥發(fā)明后,人們將硝石、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,產生了“鞭炮”。
火藥的發(fā)明源自中國古代的煉丹術。在煉丹過程中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硫黃是能夠制伏金屬的奇異物質(和金屬化合)。硫黃性質活潑,易燃。為了控制硫黃,煉丹家把硫黃和其他物質一起加熱形成化合物,以此來改變它容易著火的性質,此法稱為“伏火法”。在進行硫黃“伏火”的種種實驗中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當硫黃、木炭和硝石一起加熱時,極易發(fā)生激烈的燃燒。孫思邈的“丹經內伏硫黃法”,就是硝石、硫黃、木炭混合在一起,人們把這種混合物稱為“火藥”,意思是會著火的藥。
“火藥”居然是一種“藥”!這和過去放鞭炮送瘟神的說法也不謀而合。 古人沒有現(xiàn)在的科學技術,不知道疫病是怎么來的,所以認為疫病是瘟神帶來的。而放鞭炮去瘟神的說法也被證明確實有效。這一點用現(xiàn)代科學也是可以解釋的:鞭炮爆炸后產生的煙霧中含大量二氧化硫,這種物質有很好的殺菌、消毒作用。
很多人把放鞭炮看作是一種陋習,認為不但浪費錢財,還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。其實這是一種十分無知的見解。放鞭炮的過程中,通過硝煙和硫磺煙可以殺死空氣中的病毒,避免瘟疫的傳播。這種可以在空氣中彌漫“消毒劑”比西方人撣消毒水的消毒方式要徹底的多,因為放鞭炮活動是全城統(tǒng)一進行的,沒有死角,效果絕非普通消毒方法能比。
鞭炮是我們祖先最先進、最文明的發(fā)明之一。西方人將火藥用于戰(zhàn)爭,而我們中國人將火藥用于預防疾病。只可惜是很多這樣的優(yōu)秀文化沒有很好的傳下來,現(xiàn)在的人只把放鞭炮當作一種娛樂,不懂得它的真正用處。而且,人們還改變了鞭炮中火藥的成分,不再用硫磺,而使用鉀化合物(氯酸鉀、硝酸鉀),這種沒有硫磺的火藥也就喪失了消毒的功能。
如今,又正值冬春交替之際,新型病毒開始流行,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。我們不妨重新考慮一下先人發(fā)明的這種消毒方法。既能有效控制疫情,又非常有趣,何樂而不為?至于空氣污染,不過那么幾天而已,煙霧很快就會散去。而且,和預防這種新型肺炎相比,這點“污染”又算得了什么呢?